1個消息,兩類人或將難眠,這3種房子,有錢人已在悄悄處理?
發布時間:2021-09-10 來源:專聊房君這個消息,想必很多人都看到了。
一則由中國新聞周刊采訪的文章受到了各大媒體的轉發,說是“房地產稅或在年底前試點開征”、“稅率在1%以內”。房產稅傳了好久,但為何這次就受到大家如此關注呢?有這么幾點原因。
1.無論是刊發媒體,還是被采訪對象,都非常具有分量,前者具有官方性質,后者是中國法學財稅法研究副會長施正文,屬于這個領域的頂級專家了。
2.這位專家表達的觀點很明確,征收房產稅已提上日程。說到底,這次可不是隨便說說,在文中他也闡述了觀點的幾個核心根據:一是房價過高需要擠出泡沫;二是共同富裕背景下,需要通過房產稅來調節貧富差距。
此外,他還提到一個強烈信號,即在今年5月份國家四部委的座談不是理論層面探討,而是對實施方案的探討,釋放的信號是,由于房地產稅立法有一個過程,但有些地方有開征必要,所以在開征方式上有了調整,就是先試點,但稅率肯定不會超過1%。
3.目前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,年底前出臺試點政策可能性很大。
對于這個試點,很多人是比較關心的,從一些專家和網友們的討論來看,主要分為兩類,一是到底在哪些城市先試點?目前網友,包括專家看法比較一致的應是四大一線城市、海南,加上杭州等強二線城市,反正開始試點的話,這些城市應該是首當其沖。
另一類是,自己所在的城市房產稅什么時候來?按照施正文看法,應該是一線城市先試點,然后一些二三線城市陸續加入試點。
這兩類人或難以入眠。
在專家看來,一兩套房子是必需品,是用來居住的,不會受到房產稅的影響,受影響的是持有多套房的人,毫無疑問,房產稅試點的話,有多套房產的人心里是忐忑的。
還有一類人就是炒房客。施正文認為,房產稅主要就是對炒房客產生影響。因為房產稅會抑制房價上漲,對于炒房客來說,未來房價不漲還要交稅,炒房成本進一步提高,他們不得不選擇拋售。
當房產稅正式開征,房價或“這樣”走。
其實,要回答有房產稅后的房價趨勢問題,可看兩個方面,一是征收房產稅的目的,二是其他已征收房產稅國家在開征時的市場反應。從目的來看,幾乎沒有國家主要是為降房價征收房產稅的,因為降房價的方法有很多,征收主要目的還是作為稅源補充,同時為保持房地產健康發展起到促進作用。
不過,從市場反應來看,開征以后,手上有多套房的人會向市場拋售,市場房源多了,價格自然就受到影響,加上購房者因預期的觀望,在開征之初,房價下跌幾乎是肯定的,比如美國、德國、韓國等,無一例外,但考慮到我們的“樓市平穩”政策,要大幅度下降也不容易。當然,從長期來看,單一的房產稅不會決定房價的走勢,主要還是供求關系決定,即便如此,很多房子會不好賣了,在內行人看來,在頭幾年,這3種房子將變得難轉手,懂行的有錢人已提前悄悄處理。
第一類,城市結合部房子。很多人感覺很奇怪,結合部的房子不都是剛需房嗎?為什么會受到影響呢?其實,目前很多別墅和低密度的房子都建在郊區,面積一般都比較大,按照房產稅的免征面積算的話,對于有錢人來說,既然在郊區有房,在市區肯定也有一些房產,所以從總量上看,肯定是超了,當房產稅開征后,他們會選擇變現。此外,郊區在產業、人口和配套上都不怎么樣,所以,房子一般不太好租出去,也租不上價格,如此,當房產稅開征后,他們難以通過租金來轉移持有成本,對于自己不住的房子,更傾向于拋售。
第二類,中產級別豪宅。為什么要在豪宅前面加一個中產級別呢?實際上,這更符合實際,對于非常有錢的大富豪來說,養宅子配有保姆、司機等團隊,他們不在乎那些稅了,權當是一種正常支出,但對于中產層級來說就不一樣了,一般家庭年收入30-50萬基本就算得上中產了,他們比下有余,但比上不足,養豪宅會比較吃力,可以來算一筆賬,假如一套1000W的房子,按1%的稅率算,一年也有10W的稅負支出,占到一個家庭1/3-1/5,這是非常大的一項負擔。這類房子超級富人看不上,剛需夠不上,對中產也是燙手山芋。
第三類,“老破大”房子。老房子都有一個共性,戶型陳舊,設計不合理,動靜不分離,小區物業管理不好,車位緊張,幾乎沒什么綠化等等,這些都不符合現代人的需求。如果說房子小,面積小,總價低,由于交通配套可以,還是會受到一些剛需的歡迎,但大面積的“老破房”子就不行了,畢竟總價較高,同樣,有錢人看不上,剛需也接不起。而且,當收房產稅以后,這種沒啥用的房子還占用家庭“免征面積”,自然會被持有人作為優先處理的對象。
總結一下
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,房產稅離我們的腳步越來越近,即便剛開始如專家所說只是在一些熱點城市率先試行,離全面開征還有些時日,但在心理預期上那將是深遠的。所以,未來買房一定是要以自住為目的,正如文中的專家所言,房產稅對一個家庭一兩套房子的剛性需求影響不大,主要指針對那些擁有多套房的炒房客,對于我們大多數人而言,當房產稅開征以后,其實沒什么好擔心的。那么,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呢?歡迎留言談談。